汽車電動車、太陽能和電池佔中國出口額1兆元。這種情況能持續下去嗎?



中國工廠

中國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的出口額達1兆元人民幣(1,390億美元),今年可能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西方國家將這種擴張視為一種威脅,他們將盡力做出反應,試圖阻止中國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的出口。限制中國製造產品的滲透。然而,這些國家可以從北京進口的東西是有限的。

美國和歐盟因廉價產品供應過剩而提起的訴訟和提高關稅可能會阻礙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一個關鍵部分,除非中國實現多元化,而不是增加國內需求。分析師表示。

經濟學人智庫全球貿易首席分析師尼克·馬羅表示:“關鍵問題是這些行業如何應對這些日益增長的逆風,這不僅與尋求新的商機有關,還與平衡地緣政治和貿易政策風險有關。”
“我相信,對於西方政客來說,這與其說是實行保護主義的‘藉口’,不如說是對這些產品可能扭曲其市場的真正焦慮的反映”。

他還指出,西方國家首都有一種“日益高漲的情緒”,反對消費者補貼中國成長引擎的想法。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車和一家火車製造商發起反補貼調查,而美國商務部則對在東南亞生產產品的太陽能板製造商徵收進口關稅,以避免對中國製造的產品徵收關稅。美國政府已將中國列為“受關注外國實體”,禁止進口中國的電動車電池材料。

週六烏克蘭戰爭兩週年,這是影響中國與西方市場關係的另一個因素:英國政府週四宣布了針對俄羅斯的新一攬子製裁措施,其中包括三家中國電子公司。

中國的產業補貼不僅在電動車產業受到嚴格審查。鐵路設備公司中車青島四方股份公司因接受國家發展補貼而在歐洲接受調查。

嚴重的生產過剩問題

中國在某些領域的生產量遠遠超過了世界市場的吸收能力。經濟學人智庫稱,去年太陽能板的年供應能力達到 800 至 1,100 吉瓦,遠高於全球約 300 吉瓦的預期需求。鋰電池產業也存在類似情況,其產量高於汽車產業的吸收量。在這種情況下,除非中國的內需進一步發展,否則價格將不可避免地崩潰。

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表示,地方政府為電動車公司提供創投和土地稅收減免。 「北京意識到內需不足是一個關鍵的經濟挑戰,」北京中國與全球化中心研究員王子晨表示。
「然而,擴大內需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時間、努力,也許最重要的是國內改革。”
中歐「去風險」傳言愈演愈烈,為何聚焦電動車?地方政府投資電動車的資金將何去何從?

資金風險問題

如果這些受到中國大力補貼的出口產業的全球需求沒有發展,企業將面臨直接關閉或無論如何減少生產工廠的風險。結果將是投資這些部門的資本遭到破壞。實際上,供給過剩將導致資本遭到破壞,被錯誤和過度投資的柴火燒毀

降低風險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發展內需之外,例如向非西方國家進行多元化銷售,但這些一方面需求有限,另一方面像印度一樣,他們仍然想發展自己的內需。透過限制中國進口來促進工業發展。


電報
感謝我們的 Telegram 頻道,您可以隨時了解新經濟情景文章的發布。

立即報名 ⇐


頭腦

文章汽車電動車、太陽能和電池佔中國出口額 1 兆元。這種情況能持續下去嗎?來自經濟情景


這是在 Sat, 24 Feb 2024 09:00:33 +0000 在 https://scenarieconomici.it/auto-ev-solare-e-batterie-costituiscono-1000-miliardi-di-yuan-di-esportazioni-cinesi-puo-durare-questa-situazione/ 的報紙 “Scenari Economici” 上發表的文章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