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廈:到2030年北京將擁有1000枚核彈頭



五角大廈的一份新報告指出,中國解放軍不斷增強的核武能力和更先進的武器,專家認為北京可能會利用這些來進行威懾,並向台北施加更大的壓力。

美國國防部週四發布的題為《 2023年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的報告稱,北京在增強其核能力方面「有望超越先前的預測」。

報告稱,中國可能擁有超過 500 枚現役核彈頭,預計到 2030 年這一數字將超過 1,000 枚,並補充說,中國在過去十年中擴大了「陸海空核運載平台」的數量,投資於支持其核力量的基礎設施。

報告稱:“未來十年,(中國)將繼續快速實現核武力量現代化、多樣化和擴張。” “與十年前解放軍的核現代化努力相比,當前的努力無論是規模還是複雜性都遠遠超過了以前的嘗試。”北京擴大核武庫被廣泛理解為威懾幹預的一部分,特別是在台灣發生戰爭時美國和日本的干預。他說:「中國的核崛起旨在為衝突升級提供可靠的選擇,從而阻止美國幹預中國與其鄰國之間的衝突,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入侵台灣。」橫須賀亞太研究會理事長。

《南華早報》引述北京軍事技術智庫遠望研究員周晨鳴的話說, 五角大樓假設到2030年擁有1,000枚可使用的核彈頭可以被視為“正常增長率”,反映了中國核發展的進展。 「中國逐步淘汰過期核彈頭,並適當增加新彈頭,以提高核威懾能力,這也符合中國的國際地位,」週說。他補充說,北京不會效法莫斯科製造數千枚核彈頭來對抗美國的核子庫存。

根據一月份《原子科學家公報》的報告,美國估計擁有約 3,708 枚彈頭庫存,但只有約 1,770 枚處於使用狀態,另有 1,938 枚處於儲備狀態。高雄台灣海軍學院前教官盧立石證實,五角大廈的報告首次將解放軍的DF-17高超音速彈道飛彈系統列為中國對抗台灣地區幹預的手段之一。 DF-17是一種中程彈道飛彈系統,原本不打算在台灣發生突發事件時部署到前線,但報告稱,這種高超音速武器「很可能是為了取代一些遠程彈道飛彈」飛彈採用了較舊的短程武器,注定要打擊西太平洋的外國軍事基地和艦隊。”

DF-17高超音速飛彈

盧說,最近解放軍在台灣周圍的軍事演習向五角大廈傳達了這樣的訊息:在華盛頓承諾向台北出售新的武器後,大陸已將其幾乎所有珍貴的飛彈資產轉移到內陸,包括遠程高機動火砲火箭發射系統(HIMARS)和強大的飛彈系統。MQ-9「死神」無人機。盧說:「這意味著解放軍必須部署遠程飛彈系統來實施反介入和區域拒止行動。」五角大廈的報告還表明,解放軍已經加快了海基核平台的建設。

海南省亞龍灣潛艦基地的衛星圖顯示,該基地的碼頭數量從去年7月的4個增加到5月的6個。雖然北京正處於下一代096型核潛艇(核彈道飛彈核潛艇)的開發階段,預計將在2020年代末和2030年代初投入使用,但中國海軍仍在繼續增加裝備新的094型晉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擁有多達12 枚潛射彈道飛彈(SLBM),例如JL-3,能夠從沿海水域打擊美國本土,增強其海基威懾力。由於094型核潛艦能夠發射強大的JL-3潛射彈道飛彈,週表示,到目前為止,北京還沒有必要開發下一代096型核潛艦。

晉級核潛艇

報道稱,基於中國潛艦30多年的服役壽命,中國將同時運作6艘晉級潛艦和未來的096型潛艦。中國最近的核能力發展遵循了習近平主席去年在黨的二十大講話中提出的要求,他在講話中宣稱中國將「建立強大的戰略威懾體系」。

五角大廈估計,擴大後的核武力量將在更高的戰備水平上進行部署,並在2035年之前「基本完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進程,成為「實現習近平到2049年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首爾韓國大學中國研究教授康俊英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軍事實力方面獲得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世界第二』地位(僅次於美國)。」外國研究。不過,康表示,中國的核武建設可能引發軍備競賽,加劇亞太地區的緊張局勢,促使台灣、日本、韓國和美國加強威懾能力,以應對解放軍的威脅。

有跡象表明,中國正在轉向更具進攻性的姿態,這可能意味著北京更願意在台灣問題上威脅使用核武。解放軍潛射彈道飛彈能力的進步是發展中國核威懾海基部分的重要進展。然而,與此同時,在與征服台灣有關的衝突中使用核武將使目標複雜化,而不是簡化,增加全球對中國不可阻擋的擴張主義的擔憂,並增加美國直接幹預的可能性:


電報
感謝我們的 Telegram 頻道,您可以隨時了解新經濟情景文章的發布。

立即報名 ⇐


頭腦

《五角大廈:北京到 2030 年將擁有 1,000 枚核彈頭》一文來自《經濟情景》


這是在 Sat, 21 Oct 2023 13:25:08 +0000 在 https://scenarieconomici.it/il-pentagono-pechino-avra-1000-testate-nucleari-entro-il-2030/ 的報紙 “Scenari Economici” 上發表的文章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