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警告幣安冒充者,加密貨幣詐騙的新溫床?



香港居民已收到警方警告,謹防冒充幣安代表並發送欺騙性訊息的詐騙者。過去兩週,當局記錄了11起事件,造成損失總計350萬港元。

根據當地新聞媒體報道,執法部門強調了社交媒體平台“Net Keeper”上的一篇帖子,對以模仿全球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網的網絡釣魚短信為中心的欺詐活動顯著增加表示擔憂。大寫。

香港警方警告謹防詐騙

據稱,詐騙者使用誘騙策略誘騙用戶點擊這些欺騙性短信,隨後未經授權訪問受害者的幣安帳戶並竊取他們的數位資產。

對此,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做好多項防範措施。其中包括評估與各種平台相關的安全風險、保護離線錢包中的大量虛擬資產,以及僅使用香港許可的交易平台進行投資。

這項警告恰逢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網路攻擊、詐騙和詐欺計劃造成的資金損失。 9 月底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光是 2023 年第三季度,加密貨幣產業就遭受了 8.893 億美元的損失。

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加里·詹斯勒(Gary Gensler)公開表達了他對加密貨幣領域普遍存在的欺詐行為和缺乏監管合規性的擔憂。

CZ 對幣安上的假詐騙發出警告

幣安執行長趙長鵬(CZ)就針對交易所社群的詐騙浪潮向用戶發出強烈警告。此警告是在一位客戶分享的一次令人痛苦的事件之後發出的,該事件揭露詐騙者試圖冒充他們的合規團隊來利用他們的個人資訊。

該客戶報告稱接到了自稱是幣安合規團隊成員的個人打來的電話。使這種情況特別令人震驚的是,詐騙者擁有大量有關用戶的個人資訊。這讓人懷疑該騙局可能與克羅爾資料外洩事件有關,該事件先前曾影響用戶。雖然客戶能夠挫敗詐騙者的企圖,但該事件凸顯了面對日益複雜的網路釣魚和詐騙策略,迫切需要保持警惕和謹慎。

大約在 CZ 發出警告的同時,與幣安相關的另一位知名人士 Aman 表達了對加密社群內詐騙的擔憂。 Aman 敦促用戶“保持 SAFU”,並提請人們注意一種令人不安的趨勢,涉及在 NFT 中濫用 CZ 圖像,以及利潤豐厚獎勵的虛假承諾。

這位幣安相關人士發出的通知建議用戶參與包含 CZ 圖像和誘人獎品的 NFT。詐騙者誘騙用戶將錢包連結到詐騙者的網站,並承諾提供巨額獎勵。然而,結果是毀滅性的,因為在連接過程中無意授予權限後,陷入該騙局的用戶失去了所有 TrustWallet 資產。

香港已成為加密貨幣詐騙的溫床

證券監管機構和香港警方聯手成立了一個協作工作小組,旨在監控和調查加密貨幣交易所內的可疑活動。這一進展是在上個月圍繞加密貨幣交易所 JPEX 引發的爭議之後發生的,該爭議導致了許多人被捕並終止了該平台的服務。這家無牌交易所被指控詐騙投資者 2.04 億美元。

該工作小組包括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成員以及執法官員,其中包括商業犯罪、網路安全和技術犯罪以及金融情報和調查部門的代表。該工作組的既定目標是加強在監視和調查與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相關的非法活動方面的合作。

此外,JPEX 事件對香港成為加密貨幣和金融科技活動區域中心的願望構成了潛在挑戰。今年早些時候,香港推出了新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並於 8 月頒發了首張數位資產交易平台強制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