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聯合啟動太空任務探測宇宙重大爆炸



由中國和法國研究人員建造的天文台將在發射到近地軌道後尋找宇宙中最強大的爆炸,這是兩國之間的另一個歷史性太空任務。

根據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報道,中國時間週六下午 3 點,多波段可變天體監測器(SVOM)天文觀測站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上從中國西部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以下是發布影片:

這個重達930 公斤的探測器經過數百名科學家和工程師近二十年的研發,將繞地球軌道運行,距離地面625 公里,以精確測量遙遠的猛烈爆炸(即伽馬射線爆炸)的位置和能量。

該計畫由中國國家太空總署(CNSA)和法國太空總署 CNES 牽頭,於 2006 年啟動。
CNES 法國 SVOM 專案經理 François Gonzalez 表示:“SVOM 的推出結束了 18 年前開始的周期。”

他說,多年來,科學和技術團隊的成員學會了「調整自己的方式」來共同努力並推進使命。 「我們經歷了風風雨雨,但這種合作的力量在於中法之間的團隊精神,」岡薩雷斯說。

雖然這些閃光提供了對主要宇宙現象的獨特見解,但眾所周知,它們很難捕捉,因為它們可以出現在天空中的任何地方,並且只持續幾秒鐘。

此外,伽馬射線很容易被地球大氣層吸收,因此記錄伽馬射線的唯一方法是將探測器放置在太空中。
岡薩雷斯說,SVOM 將能夠在不同的波長下進行觀察,並獲得“最完整的數據集”,顯示爆炸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和演變。

伽馬射線暴是在遙遠宇宙中極其高能量的事件中產生的,例如兩個黑洞的合併或一顆垂死的巨大恆星的坍塌。

雖然這些閃光提供了對主要宇宙現象的獨特見解,但眾所周知,它們很難捕捉,因為它們可以出現在天空中的任何地方,並且只持續幾秒鐘。

此外,伽馬射線很容易被地球大氣層吸收,因此記錄伽馬射線的唯一方法是將探測器放置在太空中。
岡薩雷斯說,SVOM 將能夠在不同的波長下進行觀察,並獲得“最完整的數據集”,顯示爆炸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和演變。

SVOM 配備了四台最先進的儀器——兩台在法國製造,兩台在中國製造。例如,法國建造的 ECLAIR 望遠鏡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伽馬和 X 射線輻射能量範圍內近乎即時地自主探測爆炸。

SVOM 預計每年偵測到 70 到 80 次伽馬射線暴。希望這些大量的發現最終能讓我們了解這些爆炸是從哪些天體發出的,以及是什麼現象造成的。

太空一直是兩國科學合作的重中之重。兩國國家航太機構之間的夥伴關係始於1997年,當時北京和巴黎簽署了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協議。

2018年發射的中法海洋衛星使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能夠做出更準確的海洋預報,並對惡劣天氣事件提供早期預警。

今年,一種名為「除氣雷達偵測儀」(Dorn)的法國儀器與中國的嫦娥六號任務一起降落在月球背面。多恩號是第一個接觸月球表面的法國科學儀器。

據太空天文台稱,兩國正在評估中國下一次嫦娥八號任務攜帶類似多恩儀器測量月球表面的可行性,該任務計劃於 2028 年發射。


電報
感謝我們的 Telegram 頻道,您可以隨時了解新經濟情景文章的發布。

立即報名 ⇐


頭腦

《中法聯合太空任務探測宇宙重大爆炸》一文出自《經濟情景》


這是在 Sat, 22 Jun 2024 19:01:35 +0000 在 https://scenarieconomici.it/cina-e-francia-lanciano-una-missione-spaziale-congiunta-per-rilevare-le-maggiori-esplosioni-nelluniverso/ 的報紙 “Scenari Economici” 上發表的文章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