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HL-3託卡馬克團隊在核融合磁性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中國科學家在核融合之路上達到了一個里程碑。該團隊宣佈在高能量等離子體穿過託卡馬克內部形成的磁場結構的發現和分析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這一切都得益於中國新型大型HL-3託卡馬克裝置的實現。

創建在託卡馬克的極端操作條件下創建的磁頭圖的能力使我們能夠預測它的行為方式,從而能夠將機器帶到極端條件下。

這項發現是在 HL-3 託卡馬克裝置上進行的第一輪國際聯合實驗的結果,該計畫將於 2023 年底開放全球合作。

國際共同努力

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報道,此實驗涉及法國替代能源與原子能委員會、日本京都大學等全球17家知名研究機構及大學。這肯定了中國致力於國際合作應對全球能源危機的承諾。

HL-3託卡馬克裝置由中國自主設計研發。它也是該國最大、最先進的核融合裝置。

它透過受控核融合複製太陽能發電過程,這是一項具有解決全球能源和環境挑戰的巨大潛力的尖端技術。

2023年8月,HL-3託卡馬克取得了第一個成果,在100萬安培的等離子體電流下成功運作。此次實驗鞏固了我國在磁約束核融合研究領域的前沿地位。

這項最新發現對於控制和限制託卡馬克內部的過熱等離子體至關重要。

受控核融合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能源研究的聖杯,預計將提供清潔且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Giuseppi 拍攝的 HL-3 託卡馬克剖面圖

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中國積極推動核能領域的國際合作,最近與法國的夥伴關係證明了這一點,包括聯合研究計畫和對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器(ITER)計畫的貢獻。

透過向國際合作開放HL-3託卡馬克裝置並積極參與全球核能倡議,中國正在展示其對推廣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和滿足世界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的承諾。

然而,中國有自己的核融合有機路徑,應該會在2030年建成示範反應器

全球人造太陽競賽

此外,全球利用「人造太陽」力量的競賽持續升溫。

最近,韓國的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 KSTAR )反應爐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達到了比太陽核心高出七倍的溫度。

韓國研究所在聚變能源 (KFE) 會議上表示:“為了開發聚變能,必須確保技術能夠維持高溫、高密度等離子體,聚變反應在等離子體中更活躍地發生、持續更長時間。”


電報
感謝我們的 Telegram 頻道,您可以隨時了解新經濟情景文章的發布。

立即報名 ⇐


頭腦

《中國HL-3託卡馬克團隊在核融合磁性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一文來自經濟情境


這是在 Sat, 15 Jun 2024 13:48:55 +0000 在 https://scenarieconomici.it/il-team-del-tokamak-cinese-hl-3-raggiunge-un-importante-risultato-nello-studio-del-magnetismo-nella-fusione-nucleare/ 的報紙 “Scenari Economici” 上發表的文章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