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擁擠:長江已無法處理所有內河貿易交通



長江作為亞洲的主要河流動脈和最繁忙的水道之一,長期以來一直存在限制運輸效率的擁塞問題。因此,要求採取重大干預措施改善這條水道的呼聲越來越高,以刺激相連地區的經濟。

過去一年來,由於水容量不足以讓所有船隻通過,貨船透過三峽大壩船閘的平均等待時間增加至12天。這種延誤導致運輸成本增加、航運公司營運困難以及該地區污染加劇,對供應鏈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燃料和原材料等必需品的交付延誤。

特別是在三峽大壩附近,交通堵塞頻繁,烏江、嘉陵江、岷江等主要支流的通航仍有問題。這些水道與主要河流沒有充分連接,從而限制了河川運輸的效率。

近日,來自沿江四省市和重慶市的航運界人士、專家和官員齊聚一堂,共商長江上游地區內河運輸高品質發展。自2021年首次會晤以來,五區在導航資料共享、河流緊急救援、跨省監管等領域探討了合作。超過 33 家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以促進河流旅遊、貨櫃船新航線、造船和一般水路運輸。

武漢附近的長江

這些地區對於中國旨在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的「西部大開發」策略至關重要。論壇也討論了阻礙這條重要交通路線順利航行的問題,專家稱這些問題近年來變得更加嚴重。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專家建議簡化船閘通行程序,優先安排運載航油、鐵礦、鋼材、糧食等必需品的船舶。此外,他們敦促各國政府支持內河航運的發展。

北京交通大學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趙健指出,河運是最經濟的方式,特別是對大批量貨物而言。提高長江運輸效率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促進港口城市「港口經濟」的發展。

長江通航能力對於我國中西部地區出海、連接國際貿易通道至關重要。提高貨運效率,加強沿江水陸聯通,可以加速中國中西部地區對全球貿易的開放。

與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一樣,長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水道,擁有龐大的流域和三角洲。根據官方統計,過去一年,長江港口貨物吞吐量較2022年增加8%,達到38億噸,沿河旅遊成長26%。

然而,交通運輸的發展受到各種瓶頸的阻礙,例如一些橋樑的高度已無法滿足現代船舶的尺寸。 2017年,啟動了一項政府項目,疏浚了河流的重要河段,從而改善了通航性並帶來了直接經濟效益,同時減少了船舶的能源消耗。

問題在於,河流用於水力發電和農業目的影響了其航行的可用性。如此重要的水道必須同時具有多種用途,這可能會帶來選擇。你不可能永遠擁有一切。


電報
感謝我們的 Telegram 頻道,您可以隨時了解新經濟情景文章的發布。

立即報名 ⇐


頭腦

文章《 中國交通擁擠:長江無法再處理來自經濟情境的所有河流商業交通》。


這是在 Sun, 23 Jun 2024 11:00:51 +0000 在 https://scenarieconomici.it/ingorghi-cinesi-il-fiume-yangtze-non-regge-piu-tutto-il-traffico-commerciale-fluviale/ 的報紙 “Scenari Economici” 上發表的文章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