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能源部長警告說:“如果法德在核能問題上的分歧阻礙了期待已久的歐洲電力市場改革的最終確定,美國將成為主要贏家。”康西在《金融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引用了一位已經意識到現實的法國部長的話:氣候轉型是一個騙局,而美國是其中的工業贏家。
Agnès Pannier-Runacher 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在美國透過總統拜登的清潔能源補貼計畫吸引工業界之際,需要盡快對歐盟規則進行徹底改革,以使企業能夠了解能源價格。而歐盟由於其官僚主義和無用的製度,未能以任何方式刺激該行業。
由於愛爾蘭共和軍的存在,美國的工業投資增加了三倍,而歐洲則在成本飆升和措施不足的情況下,正在走向去工業化。
這項呼籲是在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將於週一在漢堡舉行雙邊會議之前發出的,會議由各自的部長陪同。幾個月來,巴黎和柏林一直就歐盟電力市場改革爭論不休,特別是在如何制定核能定價以及可以補貼多少方面。
立場很明顯:巴黎在波蘭和其他一些擁有核電廠的國家的支持下,希望獲得一個能夠補貼核工業的價格。此外,法國70%的能源來自核能,並已承諾建造大量額外反應器。德國已經關閉了自己的核電廠,並擔心有利於核電的關稅構成了加強法國優勢及其工業的國家援助。
法國和德國之間關於電力的討論日益激烈,相互指責和經濟擔憂成為焦點。
Agnès Pannier-Runacher 決定澄清事實,並表示認為法國的電力比其他國家便宜得多的想法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他駁斥了有關法國為了自身利益而支持德國企業搬遷的指控。有關法國核電運營商 EDF 試圖吸引德國公司到法國的傳言遭到了 Pannier-Runacher 的堅決否認。他說:“我仍在等待大規模進軍法國的德國公司的名字。”畢竟,法國對義大利企業來說擁有豐富的市場,為什麼一定要轉向德國企業呢?
Pannier-Runacher也指出,許多法國和德國公司正在考慮在美國投資,並表示如果他們在市場上有更高的知名度,他們更願意在法國或德國生產。
同時,德國擔心高能源價格對其出口導向經濟的影響。為能源密集型企業提供電力補貼的提議已經被討論,但據布魯塞爾稱,此舉可能會引發競爭擔憂。那為什麼消費者要為柏林無法有效率地生產能源買單呢?我不是義大利人,他們是。
局勢仍在不斷發展,目前尚不清楚法國和德國是否能夠在 10 月 17 日舉行的下一次歐盟能源部長會議上及時找到妥協方案。然而,兩國都意識到解決這場爭端的重要性,特別是考慮到即將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這可能會改變兩國的政治多數。
r
《美國是能源轉型的贏家》一文。法國開始從經濟情景中了解世界的運作方式。
這是在 Sun, 08 Oct 2023 09:00:17 +0000 在 https://scenarieconomici.it/gli-usa-sono-i-vincitori-della-transizione-energetica-la-francia-incomincia-a-capire-come-gira-il-mondo/ 的報紙 “Scenari Economici” 上發表的文章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