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銀行:醜聞揭露了意大利金融、新聞和政治之間聯繫的深刻罪惡



羅馬銀行醜聞是最早從根本上動搖意大利的重大醜聞之一,揭示了大型金融、媒體、政治權力和梵蒂岡之間的聯繫,這將在我們幾十年的歷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在今天,意大利的新聞界也無法擺脫對大資本的束縛,同時,這種束縛也讓我們的國家變得空靈而難以捉摸。 1892 年至 94 年間唯一的重大變化(如果有的話)是梵蒂岡也成為了一個工具,而在此之前它是一個飛行員。

讓我們回顧一下那起改變了一個時代並導致意大利銀行成立的醜聞的主要段落。

1862年意大利里拉誕生時,授權發行紙幣的銀行有六家,後來減少到五家。北部有意大利王國國家銀行(由熱那亞銀行和都靈銀行合併而來);中心為托斯卡納國家銀行,兩側為 1863 年的托斯卡納意大利工業信貸銀行;南部有那不勒斯銀行和西西里銀行。 1870 年羅馬被吞併後,教皇國銀行更名為羅馬銀行,發行機構的數量變成了六個。

這些紙幣有權以其金庫中的黃金存款發行一定數量的紙幣。

羅馬銀行醜聞是意大利統一歷史上最早的重大腐敗案件之一,涉及政治家、銀行家、記者甚至梵蒂岡。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嘗試解釋發生的事情、後果是什麼以及梵蒂岡如何捲入這件事。

正如我們所見,羅馬銀行是被授權在意大利王國發行貨幣的六家國家銀行之一。它成立於 1834 年,是 Cassa di Discount 的繼承人,總部位於羅馬,享有在教皇國發行紙幣的特權。 1870年佔領羅馬後,由於新首都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及政治階層的融資要求,羅馬銀行陷入危機。

羅馬銀行行長貝爾納多·坦隆戈為了應對困難,採取了非法手段,例如偽造財務報表、超出法定限額發行紙幣、因此沒有足夠的黃金保障、以高利貸發放貸款等。利率以及議員、部長和記者的腐敗。未對沖的紙幣發行應該會讓那些想要回歸黃金紙幣或擁有黃金 ETF 的人暫停……。

羅馬銀行貸款的受益人中也有一些梵蒂岡的支持者,他們在該市擁有經濟和政治利益。

該醜聞於 1892 年爆發,當時負責核實國家銀行狀況的議會委員會發現了羅馬銀行的管理違規行為。坦隆戈向總理弗朗西斯科·克里斯皮通報了他的陰謀,他試圖掩蓋醜聞,並通過一項增加股本的法令來拯救銀行。然而,該法令被議會否決,克里斯皮被迫辭職。

克里斯皮的繼任者喬瓦尼·喬利蒂決定清算羅馬銀行並建立意大利銀行作為該國唯一的中央銀行。然而,克里斯皮及其支持者指控喬利蒂偏袒羅馬銀行的債權人,並收受坦隆戈的賄賂。此外,喬利蒂因出版了一份包含有關他的政治和金融活動的妥協文件的包裹而陷入困境,即著名的“Plico Giolitti”,我們將在稍後討論。

喬利蒂的包裹是由一位署名“朋友”的匿名線人交給激進黨副手菲利斯·卡瓦洛蒂的。 1893年,卡瓦洛蒂在議會將其公開,引發了醜聞,迫使喬利蒂辭職。這名線人後來被揭露為羅馬銀行前董事羅科·德澤爾比 (Rocco de Zerbi),他曾對解僱他的喬利蒂進行報復。德澤爾比在一些銀行員工的共謀下獲得了這些文件,並對其進行了操縱,使它們看起來更加嚴肅。

在喬利蒂信封中的文件中,還有一封來自教皇利奧十三世國務秘書紅衣主教馬里亞諾·蘭波拉·德爾廷達羅寫給坦隆戈的信。蘭波拉在信中要求坦隆戈向梵蒂岡提供貸款,用於在羅馬購買一些房產。這封信表明,梵蒂岡與羅馬銀行有關係,並利用羅馬銀行擴大其在首都的資產。

梵蒂岡捲入羅馬銀行醜聞引發了薩伏伊君主制支持者和教皇支持者之間的爭議。前者指責梵蒂岡同謀腐敗並阻礙國家團結。後者為梵蒂岡辯護說,梵蒂岡是迫害和抹黑運動的受害者。梵蒂岡方面否認承擔任何責任,並宣稱自己與羅馬銀行的事務無關。

貝爾納多·坦隆戈,被稱為“貝爾納多修女”

貝爾納多·坦隆戈怎麼了? 1894 年,儘管他承認了多項罪行,但所有指控均被宣告無罪。在意大利,嚴重銀行欺詐案件的有罪不罰似乎幾乎是歷史規律。他於 1896 年去世,當時仍是參議員。

羅馬銀行醜聞給意大利帶來了經濟和政治後果。從經濟角度來看,該醜聞凸顯了意大利銀行體系的脆弱性,其基礎是發行機構多元化和國家缺乏控制。採用的解決方案是建立一個單一的中央銀行,即意大利銀行,其任務是規範貨幣流通並監督其他銀行。意大利銀行成立於1893年,由意大利國家銀行和托斯卡納國家銀行合併而成,隨後還吸收了羅馬銀行和其他小型銀行。意大利銀行擁有發行貨幣的專有特權和決定國家貨幣政策的權力。

從政治角度來看,這一事件動搖了公民對當時機構和政黨的信任。事實上,這一丑聞揭示了金融與政治、私人利益與公共決策、個人恩惠與機構任命之間的聯繫。這一丑聞尤其讓喬利蒂陷入危機,他被迫辭去總理職務,暫時退出政治生活。

然而,喬利蒂成功地重塑了自己的形象,並於 1901 年重新掌權,開始了他被稱為“喬利蒂莫”的漫長政府生涯。該醜聞也對社會主義運動產生了影響,社會主義運動分為兩派:以菲利波·圖拉蒂(Filippo Turati)為首的改革派,尋求與喬利蒂的諒解;以拿破崙·科拉揚尼(Napoleone Colajanni)為首的極端主義者,譴責醜聞並要求與自由主義制度決裂。

在保守派媒體和大資本的支持下,克里斯皮在短期內成為了這場事件的勝利者。但歷史不會給任何人任何折扣,他因在阿杜瓦的失敗而付出了一切,連利息都付出了代價。但意大利人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電報
感謝我們的 Telegram 頻道,您可以隨時了解經濟情景新文章的發布。

立即註冊 ⇐


頭腦

《羅馬銀行:揭露意大利金融、新聞和政治之間聯繫的深刻邪惡的醜聞》一文來自《經濟情景》


這是在 Thu, 17 Aug 2023 13:00:49 +0000 在 https://scenarieconomici.it/banca-romana-lo-scandalo-che-rivelo-il-profondo-male-italiano-dei-legami-fra-finanza-stampa-e-politica/ 的報紙 “Scenari Economici” 上發表的文章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