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使用真正的量子電腦微調具有十億個參數的人工智慧(AI)模型方面取得了世界首創,展示了量子運算幫助更好地訓練大型語言模型的潛力。
根據官方報紙《科技日報》週一報道,合肥團隊使用具有 72 個量子比特的中國第三代超導量子計算機「起源悟空」 ,訓練性能提高了 8.4%,同時參數數量減少了 76%。
「這是第一次使用真正的量子電腦在實際環境中對大型語言模型進行微調。這表明當前的量子硬體已經可以開始支援現實世界中的人工智慧訓練任務。」合肥綜合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所研究員陳兆雲說。
據報道,改進後的人工智慧模型在特定任務上也取得了更好的結果。根據《科技日報》報道,當他接受心理健康對話資料訓練時,他犯的錯誤減少了 15%,在數學問題解決測驗中,他的準確率從 68% 上升到 82%。
調優是為特殊任務(例如分析醫療數據)客製化 DeepSeek 或 Qwen 等通用 AI 模型的關鍵步驟。傳統上,此過程依賴功能強大的伺服器,並面臨多種挑戰,包括擴展能力有限和功耗高。
另一方面,量子計算具有獨特的優勢。透過利用疊加(粒子同時保持多種可能狀態)和糾纏(粒子保持連接並立即相互影響)等量子原理,量子電腦可以同時探索大量參數組合,從而使人工智慧訓練更快、更有效率。
為此, Origin Quantum (一家總部位於合肥的新創公司,開發了 Origin Wukong 電腦)的研究人員與合作者合作,創建了一種稱為量子加權混合張量的參數調整新方法。
在這種方法中,人工智慧模型的設定(稱為權重)由混合量子和經典技術的網路進行管理。量子部分識別資料中的複雜模式,而經典部分壓縮模型以使用更少的運算能力。
本源量子副總裁竇夢涵表示,在悟空晶片上,單批AI訓練資料可以並行執行數百個量子任務,展示了該晶片處理密集工作負載的能力。
Origin Wukong 於 2024 年 1 月推出,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商用可程式超導量子電腦之一。該公司表示,超過80%的硬體和軟體組件是國產的,並配備內部備份系統。
截至2月,該平台已吸引來自139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2000萬用戶訪問,完成了生物醫學、流體力學、金融等領域的數十萬項任務。
美國、俄羅斯、日本和加拿大的國際用戶最為活躍,其中美國用戶的海外訪問量始終領先。
「美國的量子電腦不對中國開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著名量子物理學家、本源量子聯合創始人郭國平早些時候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表示。
“但是,秉承科學探索無國界的理念,我們願意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用戶開放服務,共同推廣量子計算理念,造福人類。”
該公司透露,更先進的第四代超導量子電腦「起源悟空2」已進入最後的開發階段。
R. Daneel Olivaw 的未來有多遠?
《中國:科學家說他們已經將人工智慧和量子電腦融合在一起》一文來自《經濟情境》 。
這是在 Wed, 09 Apr 2025 11:42:29 +0000 在 https://scenarieconomici.it/cina-scienziati-affermano-di-aver-fuso-intelligenza-artificiale-e-computer-quantistici/ 的報紙 “Scenari Economici” 上發表的文章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