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法國隱私監管機構 CNIL 對 Sam Altman 的 Worldcoin 項目的生物識別數據收集做法持批評態度,加密貨幣領域的爭議正在激起。
經過兩年的試用,註冊了 210 萬用戶後,Worldcoin 對其數字 ID 獲取方式的合法性展開了調查。
合法性問題
最近興起的世界幣提出了一種在線身份驗證和加密貨幣分配的創新方法。用戶提供虹膜掃描來獲取數字身份證,在某些地區還可以獲取免費的加密貨幣。
然而,該模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對數據隱私的質疑,尤其是在法國。 CNIL 對如此大量的生物識別數據收集的合法性表示擔憂,而且存儲條件仍然令人懷疑。
調查已啟動,德國巴伐利亞州當局牽頭調查,CNIL 也提供支持。
乍一看,世界幣的目標很誘人。解決收入不平等問題並在線驗證身份。他們提供的數字護照或世界 ID 承諾進行人工驗證,而無需與在線平台共享個人數據。
在數據洩露頻繁的時代,這是一個有吸引力的主張。然而,包括掃描用戶虹膜的用戶驗證過程引發了多個問題,導致一些人將其標記為潛在的騙局或龐氏騙局。
世界幣:開拓性創新還是變相的龐氏騙局?
世界幣的遠大抱負並非沒有受到挑戰。 Twitter 前首席執行官兼比特幣愛好者傑克·多爾西 (Jack Dorsey) 表達了他對企業擁有部分全球金融體系的不安。
同樣,CryptoQuant 首席執行官 Ki Young Ju 認為,除非 Sam Altman 領導的 OpenAI 項目將自身代幣化,否則 Worldcoin 的全民基本收入 (UBI) 概念毫無意義。
他還強調了世界幣代幣經濟學的模糊性,並表示該項目啟動後的變化可能表明存在騙局。
儘管存在這些爭議,世界幣並沒有表現出典型龐氏騙局的特徵,即承諾通過新參與者的投資獲得高回報。
相反,世界幣的創建者表示,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將人類與虛擬世界中的人工智能區分開來,而不是為投資者創造利潤。
關於世界幣的持續討論是區塊鏈行業關於用戶識別和人工智能發展的更大辯論的一部分。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 (Vitalik Buterin) 指出,隨著數字領域中人類和機器之間的區別變得更加困難,世界幣等解決方案變得更加必要。
即使面臨批評,世界幣對區塊鏈行業的潛在影響也不容忽視。如果成功,它可以使數字資產的訪問民主化,並為行業中的用戶識別設定新標準。
這可能會導致在線平台與用戶交互方式的範式轉變。不管潛在的好處如何,CNIL 和其他批評者提出的擔憂都是重大的,不能被掩蓋。
隨著世界幣傳奇的展開,它提醒人們,在不斷發展的數字貨幣世界中,控制和透明度至關重要。在創新創新和道德考慮之間找到平衡至關重要,法國 CNIL 致力於維持這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