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會首席開發人員 Tim Beiko 駁斥了在加密貨幣交易所 Bybit 遭到駭客攻擊後以太坊區塊鏈回滾的想法。在 X 上的一篇詳細貼文中,Beiko 解釋了為什麼這樣的提議不切實際且行不通。
Beiko 表示,以太坊網路互聯程度太高,無法回滾
2 月 21 日,總部位於杜拜的交易所 Bybit 遭受了歷史上最大的加密貨幣駭客攻擊,攻擊者竊取了價值 14 億美元的 ETH (mETH) 和其他 ERC-20 代幣,形成了該交易所的冷錢包之一。正如預期的那樣,這一事態發展震動了整個行業,引發了關於各種復甦管道的討論。
正在討論的此類管道之一是以太坊網路的潛在回滾。顧名思義,區塊鏈回滾是將區塊鏈返回到之前狀態的過程,有效地撤銷最近的交易。
Tim Beiko 表示,區塊鏈回滾的想法可以追溯到 2010 年的一次比特幣網路事件,當時中本聰實施了一個軟體補丁,使用戶鑄造了 1,460 億 BTC 的交易無效。然而,軟體開發人員指出,目前比特幣挖礦工作量很小,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價格約為 0.07 美元。
Beiko 也提到了 2016 年以太坊網路上發生的類似事件,當時一個名為 TheDAO 的特定 dAPP 受到了駭客的控制,該 dAPP 持有大約 15% 的 ETH 供應量。幸運的是,TheDAO 的開發人員實施了故障保護功能,一旦發生駭客攻擊,dAPP 上的所有提款將被強制凍結一個月。
這次它允許以太坊開發人員對區塊鏈進行更改,從而以「不規則的狀態更改」手動更新 TheDAO 資料庫。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決定在 ETH 社群中引起了很大的分歧,最終導致了創建以太坊經典鏈的硬分叉。
在 Bybit 駭客事件中,Beiko 解釋說,由於多種因素,區塊鏈回溯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以太坊網路沒有偵測到任何違反協議規則的行為,因為駭客是透過受損的多重簽名錢包介面發生的,其中託管人簽署了錯誤顯示的交易,導致資產損失。
此外,ETH 開發商指出,與 TheDAO 案件不同的是,駭客已經開始轉移被盜資金。因此,任何回滾嘗試都會導致持續的貓鼠遊戲。最後,以太坊網路過度發達,並且與多個 DeFi 橋和協議的存在相互關聯,因此另一個「不規則的狀態變化」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連鎖反應。
ETH 價格概覽
截至撰寫本文時,ETH 交易價格為 2,754 美元,較過去一天上漲 2.77%。